当前位置: 深圳代孕 > 深圳代孕流程 > 华侨城名称的由来——“深圳创业者口述历史”
华侨城名称的由来——“深圳创业者口述历史”
发表日期:2021-02-15 12:51| 来源 :本站原创 | 点击数:805次
本文摘要:妮(资深出版人,严肃的观察和写作者)、刘世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历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今天,在全国已经有十几个华侨城了,大概一共有14个。大家都感到奇怪,

妮(资深出版人,严肃的观察和写作者)、刘世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历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今天,在全国已经有十几个华侨城了,大概一共有14个。大家都感到奇怪,为什么深圳有个华侨城,全国有14个华侨城,所有华侨城都属于华侨城集团,而且现在在全国各地的那些华侨城,好像跟深圳的这个华侨也没有什么关系。这里我想简单地把这个问题说一下。

一直有人问我,你们为什么叫华侨城?整个来说,在全国有500个大型的国营企业,而现在按条件真正能够排行大型企业的只有120几个,华侨城集团是大型企业之一。

深圳华侨城原来所在的这块地方叫做沙河,东边是小沙河,西边是大沙河,大小沙河之间,南边是海滩,北边是丘陵,背山面海一共有12平方公里土地。原来这里有一个农场,叫做光明华侨农场沙河分厂。当时这里的华侨农场,是属于广东省和中央侨务系统管理的。

在开放改革之后的1979年,国务院侨办提出,在这个农场搞一个沙河华侨企业公司,作为引进侨资的基地。到了1982年的时候,也曾经建议过,把这个华侨企业公司收归国务院侨办直接领导,划出4.8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一个工业区。但是,这个建议没有得到各方的同意,主要的原因,一个是广东省不同意,另一个,深圳市也不同意。的这个建议就此被搁置了下来,一直到1983年去世。所以,虽然这个沙河华侨企业公司隶属国务院侨办的直接领导,有个引进外资、侨资的意向,但是,整个进展却不够理想。

当然,从1980年代初期到华侨城成立之前的7-8年时间里,侨务系统和侨务工作的干部,在对外开放,引进资金上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在沙河企业公司,全国第一家引进的电子企业,就是在那个时候引进的,当时叫做光明电子厂,也就是现在的康佳;还有光明奶牛场,也是当时引进的。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搞引进困难重重。所以,侨务界的这些同志,的确是克服了很多困难,做了不少工作。

比如,光明奶牛场,首先是从新西兰引进了一批奶牛,由空运到了机场,一检疫,说是有病毒……被要求要退回新西兰去。要退回去新西兰,新西兰方面也不接收,他们说,我们已经卖给你们了,而且,我们出口时检疫是完全合格的。当时侨办的领导着急了,怎么办呢?侨办的领导据理力争,说检验的标准不一样。侨办主任林逸欣甚至说,你们如果要把这些奶牛杀了,先把我杀了吧!这件事情说明,侨务系统的干部,当时顶住压力做了许多工作。最后,奶牛还是进来了,光明奶牛场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企业,生产的牛奶直接供应香港,而且供应量差不多占了香港购买的牛奶的50%,到现在还是这样,他们的品牌就是现在的“晨光牛奶”。而奶牛场所在地,就是现在深圳的光明新区。所以,从开放改革以来,侨务机构的侨务干部费尽辛苦所做的事情,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他们的工作不应被抹杀。

有一个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进入中国的全部外资是268个亿,其中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同胞,投资的金额是179亿元,占引进外资总额的65%。所以,在开放改革和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发展洪流中,侨务机关、侨务组织,侨务干部,是引进外资工作的先行者,他们思想比较开放,不畏艰辛,勇于开拓,他们充分发挥了“侨”字的优势,这是后人不会忘记的。说到华侨城,我就顺便说到这一点,现在人们都知道华侨城的辉煌,但是不知道先行者的艰辛。

从1970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初,在沙河这个地方,先行者已经做了这些工作,但是进展确实还是比较缓慢的。1985年3月,由国务院侨委主任叶飞提出,在沙河这个地方,划出4,8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拟作为实验大学用地的0.7平方公里。深圳市表示,如果实验大学搞不成,不做其他安排),由香港中国旅行社(当时叫香港中国旅行社,后来叫香港中国旅行社集团公司)负责来开发,这种开发形式当时叫做蛇口模式,就是由我们在香港的中资机构回过头来投资开发。其实就是国家不给资金,不列在国家总的开发计划之内,由香港的中资机构出钱来开发。因为,当时国家的基建项目都是有指标的。这种形式的开发是国家不给资金,只是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1985年8月份,中央批准,由特区办和国务院侨办联合下文,成立华侨城。

在此之前,1985年3月时,在东莞开了一次侨务工作会议,当时叶飞、廖晖、梁灵光主持了会议,我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叶飞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要开发华侨城的。

梁灵光是华侨,他早年在马来西亚,叶飞也是从菲律宾回来的,廖晖虽然不是华侨,但是他爷爷奶奶都是华侨。叶飞是在东莞会议上提出要创建华侨城的。

华侨城这个名称是叶飞提出的。当时我参加了这个会议,对这个事情当然很感兴趣。但是,我对起华侨城这个名称不太感兴趣,我觉得很容易混淆。在开放改革以前,各个地方都有建一些房子,给华侨回来买,回来居住,一般都叫做“华侨新村”等。在厦门有,广州也有,都叫华侨新村,而现在的开发区叫华侨城,比较容易跟那些华侨新村混淆。我在小组会议上提出了这个意见,当时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我对搞华侨城还是比较支持的,那时我还在中央党校,我为特区建设做过一些鼓动工作,曾经把我写的一些东西,包括对我写的关于特区的文章的批文等,送给当时的国务院侨办的副主任连贯,送给看。所以,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比较高兴的。

华侨城这个名字,在那次会议上就是这么定下来了,当时我觉得不怎么好,但是经过若干年后,我回过头来再看,觉得这个名字还是起得不错。

不光是简练,华侨城,一个城嘛,在中国人的脑子里马上就会联想到,“城”就是一个范围,用城墙把它围起来,有相对的独立性。为什么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别扭,但是还是认为起得很好呢?因为,在深圳有几个与华侨城一样相对独立的开发区,比如,科技园、南油等。科技园,比华侨城的面积也不小,在大沙河以西;南油,有20平方公里,就在蛇口过来那个地方。他们都比华侨城的历史要长。还有香蜜湖,还有后来的几个保税区,而最有名的是蛇口,开始时是2平方公里,当时说要把整个南头半岛都给袁庚,袁庚不敢要,最后蛇口大概是不到6平方公里的面积,包括那些山坡。但是,所有这些工业区,到今天没有一个能够保留下来。

南油、蛇口、科技园……像华侨城集团一样,都有一个组织,有一个管委会什么的,南油就是一个集团公司——南海石油,也都是很大的,但他们都没有能够保留下来,南油只保留下来一个公司,原来南油的那片土地都被卖掉了;像袁庚的蛇口,一步一步地被深圳市收回去了,现在你到蛇口看一看,哪里有一个工业区啊!现在唯独是华侨城,5.1平方公里,独立的规划,独立的建设,独立的运作,而且作为一个地理的名字,永远保留在地图上!原来这里是叫沙河的。所以,在华侨城成立30周年的时候,叫我去说话,我说了这一点,华侨城这么一种开发的形式,在全国来说,独此一家,没有分号。这些都说明组织形式的重要,华侨城,它的功能比较多样,你要说一个开发区,比如说科技园,就比较单一。一个城呢,可以有产业、居住、治理,是综合的一个东西。工业区就是摆厂房;科技园呢,就是研究机关。一旦工业企业要外迁了,那这个工业区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华侨城是由侨务机构来搞的,也不局限于都是华侨,其意图是要吸引海外华侨来投资,但是也并不是局限于华侨华人来投资。把这个地方拿过来,由侨务机关来领导,由国务院侨办来领导,办成一个引进侨资、技术、人才的窗口和基地。不光是在经济上,而且是在政治上,要落实侨务政策。中国这个国家是这样,侨民众多,中华民族的这种凝聚力,是任何国家所没有的。你们要是跟海外的中国人,华侨、华人接触,你就会知道这一点。

欧洲人,波兰人,移民到美国,他就是美国人,包括俄罗斯人、日本人,都是这样的。黑皮肤、黄皮肤,到了美国,你问他是什么人?他都说是美国人。唯独华人,唯独华侨,很奇怪的现象,到了哪里都会说:我是中国人。

华侨移居海外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一直是要落叶归根。一直到取得政权,把他们在国内的根拔掉后,他们才逐渐逐渐转变,去除掉那种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才就地生根。这是在夺取政权之后的改变。过去他们在海外赚了钱之后,一个,买一点地,建房子,死了以后,要把骨头也运回来。而在取得政权以后,首先就是土改,只要有了地,没有人耕种,就是地主,斗得不亦乐乎;有工商业投资的,就是资产阶级,把华侨的根都给拔了,不是他们不想回来,而是他们回不来了。

当时建华侨城,是要利用开放改革吸引投资。我最初到此,这里有5-6个合资企业, 300多名干部,2000多名职工,居民不到4000人。当时侨办的意思是,在这里搞一个基地,开一个窗口来引进侨资,引进技术,面向华侨,服务华侨。原来的意图是这样的,所以叫做华侨城。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