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宇、刘湘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刘旭(保定252医院)
熊丽桂(湖北省中医院)
李芳(河北省人民医院)
朱静(四川省人民医院)
31.类风湿关节炎妇女一旦怀孕需要停用哪些药物?
答:(1)双膦酸盐(福善美,固邦等):静脉用双膦酸盐可导致胎儿低血钙,妊娠期间慎用。因无对婴儿长期影响的随访结果,一旦怀孕应停用任何类型的双膦酸盐。
(2)生物制剂:阿那白滞素,贝利木单抗,阿巴西普,托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
32.类风湿关节炎孕期可用的药物有哪些?
答:(1)磷酸氯喹或羟氯喹:美国FDA分级中属于C类,对胎儿是安全的,备孕期、妊娠期全程、哺乳期均可使用。由于孕期服用羟氯喹观察的例数多于磷酸氯喹,且在母体组织中的浓度在前者低于后者,故孕期服用羟氯喹比磷酸氯喹好。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可用于哺乳期。
(2)抗TNFα生物制剂(类克,益赛普,修美乐和欣普尼等):孕早中期均可使用,但培塞利珠单抗可安全用于整个孕期和哺乳期。
(3)柳氮磺吡啶:怀孕期可使用,推荐剂量2g/d以下,可用于整个妊娠期,但妊娠前和妊娠期,均需补充叶酸。不影响足月儿健康,但可置换胆红素引起新生儿黄疸,故早产、高胆红素血症和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陷患儿,如采用母乳喂养,则母亲应停用柳氮磺吡啶。
(4)硫唑嘌呤:FDA分级D级,可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使用,但不作为一线用药,仅用于病情较重者,且剂量应低于2mg/。应用高剂量,有发生胎儿红细胞生成受抑的风险。
(5)环孢素A:FDA药物分类中属于C类,孕期可服用最低有效剂量,2.5~5.0mg/,用于难治性患者,哺乳期应禁用。
(6)糖皮质激素:可口服泼尼松或关节内注射激素。但在怀孕的前3个月内应以最小剂量(避免增加新生儿口裂风险)。
(7)非甾类抗炎药:怀孕的前32周内优先使用半衰期短的药物如乐松。怀孕7个月后应停用,最好间断服用最低有效剂量的非甾类抗炎药,以降低胎儿不良反应的风险。
(8)丙种球蛋白:在妊娠期母亲疾病严重且难治时,可根据情况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
(9)扑热息痛:仅有关节痛者可用,1~4克/日为安全剂量。
33.类风湿关节炎孕期患者关节炎病情加重怎么办?
答:10%~25%的患者可出现妊娠期间急性关节炎发作。可用如下方法:
(1)一个以上的关节炎:可关节内注射激素,同时口服非甾类抗炎药(包括扶他林、布洛芬、萘普生等),应注意妊娠32周时应停用。
(2)仅有关节痛:可用扑热息痛,1~4克/日为安全剂量。
(3)全身症状:口服小剂量激素,同时调整二线药物,可使用羟氯喹和或柳氮磺吡啶,孕早中期可用抗TNFα生物制剂。
34.育龄期女性类风湿关节炎就诊中有哪些注意点?
答:注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鉴别,很多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多个小关节炎受累,最后确诊是狼疮;近期有怀孕需求者不能使用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需要洗脱或间隔较长时间。
35.类风湿关节炎孕期使用非甾类抗炎药应该注意哪些?
答:(1)妊娠头3个月和后3个月禁用,因孕早期抑制排卵和胚胎着床,增加胎儿畸形风险,后3个月(尤其是布洛芬和消炎痛)可引起胎儿动脉导管过早闭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胎儿尿少及羊水过少等(需每2~3周测一次羊水)。
(2)妊娠中期可使用,但要在胎儿无心脏和肾脏异常情况下使用。
(3)可应用半衰期短的药物。
(4)孕晚期不能使用时,改用扑热息痛代替。
(5)备孕期及哺乳期可安全使用。
36.有妊娠需求的育龄期类风湿关节炎女性选择用药有哪些注意点?
答:育龄期女性考虑到生育问题,所以在选择药物时,尽量避免使用对生育和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甲氨蝶呤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骨骼及心脏异常,需在妊娠前3个月停药,妊娠前及妊娠时需用叶酸,妊娠及哺乳期禁用;环磷酰胺、雷公藤片会引起闭经,导致不孕,故不建议用;来氟米特有胚胎毒性,需在妊娠前2年停药,或经消胆胺8g,每日三次,治疗11天洗脱,两次测试(每次测试间隔至少7天)血浆浓度低于0.02mg/L后备孕,妊娠期及哺乳期禁用;双膦酸盐可导致胎儿低钙血症,一旦怀孕就应停用;霉酚酸酯应在停药6周后备孕,妊娠期、哺乳期均不建议使用。
氯喹、羟氯喹常规剂量不增加风险,妊娠及哺乳期可持续安全使用;柳氮磺砒啶常规剂量不增加风险,孕前及孕期需补充叶酸,妊娠期可安全使用,哺乳期可安全使用,但在早产儿、高胆红素及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因抗氧化作用缺失,导致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如柳氮磺砒啶、磺胺甲基异恶唑和羟氯喹等引起红细胞贫血)情况下避免使用;硫唑嘌呤、环孢素、他克莫司在整个妊娠中均可使用。大剂量激素在怀孕第1~3个月用药可发生唇腭裂风险,建议妊娠期使用最小剂量维持使用。生物制剂中,培塞利珠单抗可用于整个妊娠,阿达木单抗可用到孕24周,英夫利昔单抗可用到孕16周。
37.想怀孕的类风湿关节患者停用甲氨蝶呤注意哪些?
答:(1)备孕前3个月应停用甲氨蝶呤。
(2)备孕前3个月内使用过小剂量甲氨蝶呤的患者,应在孕前及整个妊娠期补充叶酸(5mg/d)。
(3)使用小剂量甲氨蝶呤期间意外怀孕,应立即停药并持续补充叶酸。
38.想怀孕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停用来氟米特注意哪些?
答:(1)妊娠期间不推荐使用来氟米特。
(2)如使用来氟米特期间意外怀孕,应立即停药并用消胆胺进行洗脱,直至血浆中不能检测到药物浓度。
39.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何避免意外怀孕?有哪些合理的避孕措施?
答:各种避孕措施均可以(见表9),强烈推荐高效和中效的避孕方法。最常用的是避孕套和宫内节育环(2025年美国ACR推荐使用,作者认为,对于长期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为防止感染,应慎重),其次是性激素避孕药(分为两类,包括仅含孕激素和含雌孕激素的复方制剂)。临床多推荐用短效雌孕激素复方口服制剂,尤其痛经、月经量多、年龄40岁以内者。
与第一代(炔诺酮和甲地孕酮)和第二代(炔诺酮和左炔诺孕酮)复方口服制剂相比,第三代复方口服制剂(去氧孕烯+炔雌醇)的雌激素含量更低,明显减少血栓形成、恶心、乳房胀痛和呕吐等不良反应,但可能引起水钠潴留导致浮肿。第四代短效口服避孕药含屈螺酮,价格相对高,最接近人体孕酮的孕激素,可控制体重,改善经前不适,对皮肤有好处,对女性生育能力和后代健康发育无不良影响,停药后即可怀孕。
另外,对有痤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应选择特殊类型的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有抗雄激素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第三代和第四代产品比较好,月经出血第一天服用第1片,每天1片,服用21天,停药7天。紧急避孕药在房事后3天内服1片,12小时后再服1片(也可只服第1片),每年不超过3次,每月最多1次。
表9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用避孕方法对比
4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备孕时机?
答:(1)在尝试怀孕前,应告知风湿免疫科医生,请医生评估怀孕风险,并确保药物不会对胎儿造成严重问题,不可擅自减停药物,以免导致病情复发。
(2)最好在病情缓解持续半年,停用对妊娠或胚胎有害的药物足够时间后方可考虑备孕。临床上连续2个月晨僵时间小于15分钟,无乏力感、关节疼痛、压痛或活动时无关节疼痛,无关节肿胀,血沉小于30mm/h。
41.妊娠期如果出现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会对母体和胎儿造成哪些影响?
答:如果类风湿关节炎孕妇出现病情活动,自发性流产、早产和新生儿异常的发生率均无增加,除非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前瞻性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女性生产的新生儿体重偏低,可能由于血管炎导致子宫和胎盘供血不足所致。此外,某些骨盆关节受累严重者,可能被迫放弃阴道分娩而采取剖腹产方式。
42.抗TNFα生物制剂在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使用?
答:妊娠期可用的生物制剂有培塞利珠单抗、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依那西普和英夫利西单抗。在动物实验和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均未提示妊娠期间应用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妊娠的前三个月,该药很少进入胎儿血液循环,风险较低。
(1)英夫利西单抗:妊娠期用药分级是B级,2016年英国风湿病学会的指南推荐是,类风湿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持续用直至孕16周;而如果是炎症性肠病患者,如病情需要时,妊娠期可使用,但最迟应在妊娠30周之前停用。
(2)阿达木单抗:2016年英国风湿病学会指南推荐可使用至妊娠中期结束。相关研究提示,炎症性肠病患者使用到妊娠30周前停用,银屑病患者使用到妊娠28周停用,都是安全的。也有一项研究提示,阿达木单抗使用贯穿妊娠全程直至妊娠结束后11周的女性,发生新生儿重要出生缺陷和自发流产的相对风险与未使用的患者及健康女性类似。
(3)依那西普:妊娠期用药B级,英国风湿病学会指南推荐可使用至妊娠中期结束(即30周末)。
(4)培塞利珠单抗:妊娠期用药B级,整个孕期均可以使用。
43.类风湿关节炎妊娠全程和哺乳期都可安全使用的抗TNFα生物制剂是?
答:培塞利珠单抗。从国外报道看,由于不含Fc段,不通过胎盘屏障,在乳汁中难以监测到,且口服不易吸收,故对生育女性尤为适用,可安全用于整个孕期和哺乳期。
44.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不建议使用的生物制剂有哪些?
答:(1)阿巴西普(Abatacept):可通过胎盘,目前尚无动物实验证实有致胎儿畸形作用,FDA分类属于C类。但因用药经验不足,不推荐用于妊娠和哺乳期。建议怀孕前停止给药至少10周。
(2)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可通过胎盘,使母体与胎儿血中药物浓度相同。FDA药物分类中属于C类。妊娠前或妊娠早期给药后是否有不良作用目前尚无定论,而妊娠中晚期给药后可能引起新生儿淋巴细胞减低、B细胞数量检测不到,故妊娠哺乳期均不推荐使用。
(3)阿那白滞素(Anakinra):FDA药物分类中属于B类。乳汁中是否分泌阿那白滞素尚不明确。由于妊娠哺乳期用药经验不足,发现怀孕后应停药,哺乳期也避免使用。
(4)托珠单抗(Tocilizumab):FDA药物分类属于C类,目前用药经验不足,不推荐妊娠哺乳期使用,且男女双方均应停药3~6个月后再尝试怀孕。
4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采取哪种分娩方式?
答:如果骨盆关节受累严重,应采取剖腹产方式。其他根据孕妇体质、胎儿大小、胎位等决定分娩方式。
46.哪种抗风湿药会引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育?
答:(1)雷公藤可影响患者生育功能,可导致女性闭经,男女不育,故绝经期前、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2)环磷酰胺有生殖系统毒性,可引起女性停经,男性精子缺乏。
47.类风湿关节炎会遗传给孩子吗?
答:发病与基因相关,但并非遗传病。同卵双生子的共同患病机会并非100%,仅为30%~50%,而异卵双生子则更低,仅为5%左右。正常人群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在0.3%左右,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后代患病机率比正常人高2~10倍,但即使这样,后代得病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48.糖皮质激素常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孕妇病情活动时,其正确的使用方式是什么?
答:(1)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母亲及胎儿均安全,妊娠期全程均可使用,不会直接导致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发生,导致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及骨质疏松风险较小。
(2)剂量最好<15mg/d(泼尼松或其等效剂量):持续性泼尼松15mg/d治疗可增加宫内感染和早产的风险,妊娠早期使用可能使新生儿发生唇腭裂的风险由1/1000增加到2/10妊娠晚期可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胎膜早破及宫内发育迟缓等风险。
(3)首选不含氟的泼尼松龙、泼尼松和泼尼松龙,泼尼松被列为A类药,90%可经胎盘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代谢转化为无活性代谢产物,仅10%可到达胎儿。
(4)关节炎急性加重时可关节腔内注射非氟化的甲基泼尼松龙。
(5)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在围产期应适当增加剂量。
(6)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安全应用于哺乳期,泼尼松20mg/d应于用药4小时后再哺乳,以进一步减少婴儿的药物摄取。
49.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妊娠期能否用非甾类抗炎药吗?
答:(1)早期妊娠慎用:FDA药物分类中属于B类,抑制排卵和胚胎着床,增加胎儿畸形风险,自然流产风险增加。
(2)孕中期可用:选非选择性、半衰期短的药物如洛索洛芬钠、布洛芬等,最低有效剂量间断应用。
(3)孕30~32周后禁用:FDA分类中属于C类,可发生胎儿动脉导管早闭,风险增高达15倍。
(4)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美洛昔康、依托考昔)无太多研究,妊娠期最好避免使用。
5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哺乳期病情加重应该如何用药?
答:(1)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安全应用于哺乳期。服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20mg/d)应于用药4小时后再哺乳,以进一步减少婴儿药物摄取。
(2)非甾体类抗炎药:短期内使用,选短效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和布洛芬等,但如果婴儿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应避免使用。
(3)羟氯喹和柳氮磺吡啶:母乳喂养早产婴儿的患者应避免服用柳氮磺吡啶,可能会引起婴儿的高胆红素血症或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4)抗TNFα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培塞利珠单抗。虽然关于哺乳期安全用药资料较少,但其分子量较大,难以分泌到乳汁,在胃肠道中会被破坏,婴儿难以吸收,因此风险较小。
5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哺乳期病情加重禁用哪些药物?
答:(1)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尽管分泌到乳汁中的甲氨蝶呤含量非常低,但是否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尚不明确。由于甲氨蝶呤可在组织中蓄积,免疫抑制及对生长发育不利,因此不推荐使用。来氟米特半衰期较长,对婴儿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也不推荐使用。
(2)环磷酰胺:该药物毒性较大,不能在哺乳期使用。
(3)艾拉莫德:新上市的药物,暂时无研究数据,故哺乳期禁用。
5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备孕对病情活动要求是什么?
答:通常来说,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期,一般认为是不宜妊娠的;非活动期的病人,如果病情较轻,无明显功能障碍时,可以考虑妊娠。备孕前病情活动指标判定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病情活动情况,最好在病情稳定后,停用对妊娠或胚胎有害的药物足够时间后方可考率备孕,若孕期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对母体和胎儿都是不利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分娩的新生儿体重偏低,可能由于血管炎导致子宫和胎盘供血不足所致。
病情活动时,患者常有贫血,对胎儿发育不利;且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小板较高,可能存在高凝状态,对胎儿、胎盘的供血不利,可能会造成胎儿发育迟缓甚至流产。其次要评估所处阶段。在疾病的早中期,关节功能尚好,备孕状态则较好;若是中晚期患者,产道或已受影响,例如产道狭窄等,可能被迫放弃阴道分娩而采取剖腹产方式。
5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怀孕次数的要求是什么?
答:多次怀孕、生育,会损害骨盆韧带,并且极易造成全身营养状况不良和抵抗力下降,对病情控制不利,因此应注意减少妊娠及分娩次数。晚期关节畸形严重者,妊娠和分娩将增加机体负担,有一定风险,故应慎重考虑。
54.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干燥综合征(或抗SSA和或抗SSB抗体阳性)患者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合并干燥综合征,尤其是在活动期更为明显。血沉、类风湿因子滴度升高,免疫球蛋白可增高,以IgG为主,抗核抗体阳性率亦明显升高,抗SSA、SSB抗体阳性可作为合并干燥综合征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风湿科医生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抗核抗体、抗SSA、SSB抗体阳性者,应常规行眼科及口腔科相关检查以避免漏诊。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加强对本病早期诊断的研究、加强血清抗体检测的开展及多学科协作,是有效避免误诊的关键。类风湿关节炎及干燥综合征均为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疾病,除了一般症状外,还会引起其他脏器的损害,包括血液系统受累,可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肺部受累、甲状腺功能障碍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国内外报道,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干燥综合征发病率占类风湿关节炎的10%~40%。另外,抗SSA及SSB抗体阳性者的胎儿有心脏传导阻滞的风险,如果既往有心脏传导阻滞病史者风险更高,需要提前药物干预。
55.为何类风湿关节炎孕妇要重视感冒?如何预防?
答: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力可能降低,加上孕妇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冒,孕早期的高热影响胚胎细胞发育,对神经系统危害尤其严重,高热还可使死胎率增加,引起自然流产。
56.类风湿关节炎孕妇如何预防感冒?
答:(1)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远离感冒人群。家人感冒尽量与孕妇隔离,以免传染。
(2)室内要经常通风。
(3)平时加强锻炼身体,闲时常晒晒太阳,有规律的起居生活。
(4)受凉后可喝一碗热的红糖姜水,多休息,保持好心情。
(5)接种流感疫苗,在怀孕前或者孕期的任何阶段均可接种。
57.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孕期感冒怎么办?
答:(1)基本处理:多饮开水或姜糖水,饮食清淡,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休息,使用不含碘制剂的止咳药,头痛发热者,可口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安痛定等,不用消炎痛,孕32周后不宜用阿斯匹林。
(2)不同孕期:孕早期感冒对胎儿的影响相对较大,流感病毒或感冒药都有可能对胎儿造成致畸如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兔唇、脑积水、无脑和小头畸形等,严重者可能会被建议终止妊娠。孕中期和孕晚期感冒对胎儿的影响相对较小,用药相对安全。若感冒严重,长时间高烧会妨碍子宫内胎儿的发育,极端咳嗽也可能引起早期破水,甚至是早产。
(3)严重程度:轻微感冒无需服感冒药,一周可自行痊愈,对胎儿不会有什么影响。症状较严重者,特别是持续高烧不退和剧咳,有可能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尽快就诊。
(4)是何种原因造成的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可用奥司他韦(达菲,75mg,口服,每日2次)、扎那米韦、阿昔洛韦、万乃洛韦、帕拉米韦、阿比朵尔、蒲地兰口服液、板蓝根和小柴胡等,禁用利巴韦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可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红霉素)抗生素。
58.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孕期出现肝损害怎么办?
答:注意多休息,多喝蜂蜜,如果损害较为严重,需住院治疗,使用易善复、肝泰乐、双环醇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等。
59.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孕期腹泻怎么办?
答:(1)多休息,喝有咸味的白粥,多喝盐水,多吃维生素c和叶酸丰富的食物,避免吃辛辣油腻不消化的食物。
(2)严重腹泻及时就诊,因可能导致宫缩引起流产,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大便常规和血常规等,判断是病毒、细菌感染还是肠道功能紊乱等,补水分和电解质(尤其是钾离子),控制感染,使用黄连素和或思密达等止泻,适当服用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
60.类风湿关节炎孕妇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吗?
答:不能笼统地说,是易感还是不易感,需具体分析。
(1)人类普遍易感:该病毒上的S蛋白与人体粘膜上普通存在的ACE2受体结合,尤其深部远端肺泡,导致肺泡损伤,肺泡腔内大量粘液渗出和肺间质纤维化,呼吸衰竭;
(2)平时机体免疫力:平时从不感冒发热,很少出现感染性疾病,也许不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3)药物因素:如果使用了羟氯喹,可能对预防新冠肺炎病毒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而环孢素、他克莫司或抗TNFα生物制剂可能降低免疫,而出现易感。
(4)检查项目:如外周血CD4+T细胞增高者,可能不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61.用羟氯喹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孕妇能预防新冠肺炎发生吗?
答:从理论上来说,硫酸羟氯喹(简称羟氯喹)和磷酸氯喹(简称氯喹)可能有这种预防作用,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在体外细胞实验中,羟氯喹或氯喹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生长。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临床试验,也发现对治疗新冠肺炎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
(1)能够抑制病毒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病毒复制。
(2)通过抑制自噬反应,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
(3)提高细胞内的PH值,抑制病毒繁殖。
(4)可抑制冠状病毒表面的S蛋白,并改变人体ACE2受体结构。
(5)降低包括磷酸醋酶A在内的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前列腺素的合成和减少白三烯从肺脏的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和抑制溶酶体酶释放。
6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怎样安全接种疫苗?
答:见表10。
表1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种疫苗推荐
黄色:用于早期或已确诊的年龄超过50岁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橙色:不推荐;绿色:推荐用;红色:强烈推荐早期/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其他均为条件性使用
63.如果孕期使用抗TNFα生物制剂,婴儿可注射疫苗吗?
答:如果孕晚期使用了抗TNFα生物制剂,则出生的婴儿在7个月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包括脊髓灰质炎糖丸、卡介苗、乙脑、麻疹、麻风、麻腮、麻腮风、水痘、轮状病毒疫苗),但可接种灭活疫苗(百白破、流行性感冒、狂犬病、甲肝、乙肝疫苗等)。
64.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备育期间,可使用哪些药物?
答:男性类风湿关节炎备育期间,可使用羟氯喹、非甾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抗TNFα生物制剂等。
65.男性类风湿关节炎备育期间,为何不用柳氮磺吡啶?
答:由于柳氮磺吡啶中的磺胺吡啶会阻碍精子产生、降低精子活力和质量,但可逆的,停药2个月可恢复,建议停药3个月后再受孕。